详细页面

【助力冬奥会 一起向未来】中国通号“信息卫士”在冬奥

发布时间:2022-02-11 作者:朱琰 来源:通信信息集团 字号:

——通信信息集团杨天骄工作纪实

    2021年6月18日,中国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技术骨干杨天骄同志借调至冬奥组委技术部任项目专家,参与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半年多来,他过硬的技术水平、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受到冬奥组委的高度认可。2021年10月,冬奥组委专程发来感谢信,对杨天骄在冬奥组委工作期间,以丰富的专业技能、优秀的协调能力为“相约北京”赛事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服务表示感谢。

加入冬奥组委大家庭

    2018年7月到2021年3月,杨天骄全程参与了京张高铁的建设,带领团队完成了智能京张一体化视频监控云系统的建设工作。刚刚结束间接助力冬奥的工作,他便接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借调通知,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冬奥一线。报到后,他被指定作为班长,协助班主任开展入职培训、场馆踏勘等工作,并在结业仪式上代表班级做了新员工入职培训总结汇报,受到了技术部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组织新入职员工场馆踏勘

    结束了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培训工作,杨天骄便接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预订系统”信息化系统建设任务。凭借着在中国通号积累的项目管理经验,他很快就理顺了工作思路,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组织业务相关方开展需求调研,定期组织开发方召开项目周例会,协调解决项目进度问题,逐条修改项目任务书……他经常奔波在不同的会场,“累并快乐着”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系统建设项目快速步入正轨,并得以顺利实施。

到前线去

    奥运会技术领域的组织方式是技术运行中心和场馆双线运行。在分配具体工作场馆时,技术部领导单独找到杨天骄,让他自己选择是在技术运行中心负责某一信息系统的整体调度管理,还是到运行环境最为复杂的北京冬奥村去,杨天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更为艰苦的后者。

    好像已经提前知道了他的选择一样,领导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统筹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冬奥村的信息技术工作,做到三村统一;二是要在负责北京冬奥村的同时,还要负责兴奋剂检测中心的工作。杨天骄坚定地接下了担子。

    在确定了后续的工作职责后,杨天骄变得更加忙碌了:信息系统建设不能耽误,三个冬奥村的信息技术工作思路和原则要明确,北京冬奥村的技术设备需求需要对接,各业务领域的技术交流需要组织……每项工作杨天骄都必须亲力亲为,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从此开始了冬奥组委和北京冬奥村两个工作场所的往返奔波。

鏖战冬奥村

    从2021年11月5日开始,杨天骄同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冬奥主战场——北京冬奥村。北京冬奥村将在赛时期间为各个国家、地区代表团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运行环境复杂、运行压力大,对信息技术团队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杨天骄同志到岗之后,面对业务领域多、技术需求复杂、部署环境恶劣的情况,充分发挥优秀的协调组织能力、丰富的专业技术能力,主动与各业务领域多次沟通,明确需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部署实施计划。缺少设备,就协调技术运行中心提供支撑;物流团队没时间,就亲自搬运设备;通信团队事情多,就自己上手完成布线;不是自己负责的电视业务,依然主动部署实施……在完成信息技术领域工作的同时,他还要参与技术实战演练、网络安全测试、运行压力测试等各项重要测试活动。在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杨天骄带领信息技术团队克服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村筹备建设的各项信息技术领域工作,为确保北京冬奥村赛前筹备全面就绪、赛时运转顺畅有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系统部署实施

参加技术实战演练

    北京冬奥村是冬奥会闭环时间最长的场馆,从2022年1月18日开始进入闭环管理,直至冬残奥会结束。为了抢在国外代表团大批入住之前尽可能地完成基础工作,杨天骄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为团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等最后一个团队成员完成工作,整理完当天的总结后,他才会离开办公室返回酒店。“闭环就是为了更高效率的工作”,当其他同事问他累不累时,他这样回答。

    1月23日开始,北京冬奥村预开村,各国代表团陆续抵达。面对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杨天骄第一个穿上防护服,带领工程师到运动员房间部署设备排除故障。

穿上防护服带领团队为外国代表团提供现场技术服务

    三个冬奥村需要部署运动员投票系统,这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点项目,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杨天骄反复与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沟通,带领团队率先完成北京冬奥村的系统部署,并协助外方工作人员指导其他两个冬奥村开展系统部署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的肯定。

 

与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讨论系统部署

    信息技术服务的交付与赛时运行的技术保障是信息技术团队的重要工作之一,北京冬奥村要为各国代表团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服务。为了切实做好系统的巡检和故障处理,杨天骄会实时跟踪现场的处理情况,不断调度指挥,为现场工程师提出解决建议。

现场故障处理调度

    出于疫情防护的需要,冬奥村特有的工作——代表团团长例会要随时在三个冬奥村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为了保障这一重要会议的顺利召开,杨天骄带领团队不断演练,协调相关方做好了多种应急预案。在首场会议召开的当天,他又不顾前一晚值夜班的劳累,赶到会场与工程师一起目不转睛地盯着系统做现场保障,直至会议结束。

    在这期间,他还带领团队为加拿大奥委会解决了技术问题之后,加拿大代表团技术官员多次打电话到技术服务台,要当面致谢,杨天骄只是说了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便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

    虽然工作繁重,但杨天骄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高铁人”的身份,闲暇之余,客串起“北京小屋”的讲解员,为各国代表团和冬奥工作人员讲解智能京张的科技元素,普及高铁通信信号知识。

讲解京张高铁科技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冬奥村时提出,提高精细化服务保障水平,打造安全、温馨、舒适的“运动员之家”。杨天骄始终以此作为激励和鞭策,他说,“能够参与北京冬奥会这场世界级体育盛会的筹办工作,倍感荣幸。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冬奥村的殷切嘱托,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各国代表团在“冬奥之家”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书写“双奥之城”新的历史华章!”

浏览次数:5839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