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28日,中国通号在京召开2017年法治工作会,部署法治通号建设工作,推动落实中国通号“十三五”法治合规规划。会议还组织进行了6家二级企业总法律顾问的现场述职评议。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局长郭祥玉出席会议,中国通号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志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通号总裁、党委副书记尹刚参加述职评议,中国通号监事会主席田丽艳主持会议并做工作报告。
周志亮在讲话中强调,要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各项具体要求,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抓好三“问”,一要“问心”,强化科学健康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二要“问诊”,“问诊”于内部法律专业人士,“问诊”于合规管理规范,“问诊”到位,法律风险管控全过程、全覆盖、全融入管理、决策各环节。三要“问责”,让规章制度成为企业内部“带电”的规矩,各企业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防止“一人破规、众人相随”。
周志亮指出,要夯实法治通号建设的三个基础,一是要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打造一支能与国际同行业同台竞技的总法律顾问队伍,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懂经营管理、既懂国内法律又懂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二是要夯实制度合规基础,盯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节点管控和流程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将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到底。三是要夯实培训教育基础。把学习法律法规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把法治教育纳入员工培训计划,在各项业务培训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周志亮强调,法治合规管理要发挥三种作用,一是要发挥合同风险把关作用,前移法律把关关口,延伸到市场业务前期,参与事前谋划。二是要发挥法律支撑服务作用。发挥总法律顾问组织协调作用,及时掌握重大项目、改革重点问题,及时制定可行的法律解决方案、及时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法律建议。三是要发挥公司权益维护作用,拥有强有力的技术成果法律保护手段和知识产权法律管理机制,将公司的科技优势转化为公司的市场优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局长郭祥玉对中国通号法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中国通号各项法治工作措施和工作安排做到了“全”、“深”、“实”,为法治央企建设树立了很好的典型。一是全面落实了四中全会以来及国资委法治央企建设各项文件精神。二是法治通号建设各项措施深入、扎实,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实效,有很好的示范引领效果,可以推荐给其他央企学习借鉴。三是中国通号非常完整的落实了国资委法治央企建设措施,从参与改革、参与经营管理到防控风险,从知识产权管理、案件纠纷管理到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多维度、多职能发挥了多重作用。郭祥玉还对中国通号2017年法治工作提出了“落实三个责任,强化一个支撑”的工作要求,即: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依法合规的主体责任、落实推进法治工作的具体责任、强化人才队伍对法治央企建设的支撑保障作用。
中国通号总裁、党委副书记尹刚参加总法律顾问现场述职评议并讲话,尹刚指出要巩固已有工作成效,针对并购、投资、重大工程,提前介入、及时参与,强化法律全过程参与把关作用。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规划,拓展制度审核内涵,大力推进合规检查,完善法律合规风险控制手段,加大风险防控力度。提升各二级企业法务工作的指导性和全面性,树立法务工作的权威性。建设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队伍,补齐补强法律人才,配齐配强法务人员,提升法律人员素质,善于借助外部法务资源,切实防控法律风险。尹刚强调各企业要切实推进落实“十三五”法治合规规划,实现法治通号建设各项目标。
中国通号监事会主席田丽艳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法治工作,部署了2017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强调要推进落实“十三五”法治合规规划,探索创新合规管理,建立合规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合规检查机制。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总法律顾问制度。优化制度框架,完善制度定期评估机制,强化重点业务、关键节点的管控与监督。深化法律纠纷管理,完善法律合规风险提示机制,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法律风险预警和市场侵权行为追踪调查机制,切实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保障能力。
中国通号领导班子、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及以上领导、二级企业董事长、分管法律工作的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法律部门负责人、部分三级企业主要负责人、总法律顾问近百人参加了会议。